close
故事的主要背景設定在辛亥革命年間,
且是以中國社會生活為故事情節,
一開始的《序》透過對阿Q的身世調查做一系列性格介紹。
而第二章以及第三章則是旨在突出阿Q
的處境與其核心價值的「精神勝利法」,
表現出的是一種狂妄自大的態度,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是讓自身處在一種自輕的生活環境當中。
故事情節的表現當中,
可以明確看出阿Q在故事進行上,
常是受到各種侮辱與壓迫,
但他卻要用一種自欺的態度,
一種自我催眠的手法製造自己下台階的理由。
且是始終貫徹他所謂的「精神勝利法」,
而精神勝利法是魯迅所想要透過小說來表現一個屬於當時人的「魂靈」。
  
辛亥革命的發生與主角性格是密不可分,
自鴉片戰爭以來,
列強透過一連串侵略,
無論是戰爭或是經濟,
作者要探討的是當時為何中國社會只處於挨打與衰退的地位,
於是便提出「國民性格」的問題,希望透過落後與失敗來找出一個根據。
小說中的阿Q,著實的點出沉默的國民魂靈與屬於中國社會的舊思想,
在故事中,
主角沒有身分地位,
被看不起,連「姓」也被剝奪。
精神勝利法,更是貫徹文章的主軸,
阿Q處處受奴役、凌辱,但他不僅自願接受這些折磨,
相反的,
更以一種想像中的「優勝」來為自己所承受的一切不公平待遇尋找解脫,
當做一種自我解套的方式。
是一種脫離實際的想像,
來為自己帶來勝利。文章中出現一些平常人看起來很不合邏輯的地方,
如阿Q常把自己「兒子、孫子」之類的事情掛在嘴邊,
這都是精神勝利法所表現出的一種自我陶醉心態,
主角並認為自身所為是一種榮耀,
是天下第一人,且更將狀元那種所謂的「第一」相提並論,
阿Q常借用一連串的幻想行為來為自己的損失做為補償,
當他中心思想「精神勝利法」無用之時,
就利用「遺忘」來尋求精神上的平衡,
故事中提到,
就連死到臨頭都嫌棄自己的判決書畫押畫的不圓,
認為這是自己「行狀」上的一個汙點。

故事中所要傳達的主角形像,
就是在本質上、精神上的一種奴隸性格的思想行為方式,
並以「忘卻」及「逃避」來表現出一種病態性的荒謬,
從角色人物性格上可看出作者是在諷刺一種建立在封建專制、
封閉的文化模式中所建構出來的典型化精神。
而舊時代國民性格中的缺陷和思想的侷限也是事實。
魯迅也認為當時之中國社會確有必要根治阿Q式的精神疾病,
且要從畫地自限的態度中解放出來,
顯然的,
這也是作者認為當時中國唯一可走向現代化的動力,
但綜觀現今之中國社會
似乎還是沒有完全擺脫掉魯迅所認為必須根治的精神疾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fhs09 的頭像
    sfhs09

    *maple sugar*

    sfhs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